今天是:2020年6月18日 星期一
销售热线:13271551283  |  在线报名

中高考专栏

高校专项和强基计划哪个好?冲突吗?能一起报吗?

新高考
单招对口
高考资讯
志愿填报
高考题库
高考答疑

高中语文的两大特征:“高一就是高考模式!”“学考分离”!那么高中生,你怎样给语文提分呢?

时间:2024-12-08 15:39:56浏览:581

高中语文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它高一就是高考模式。


不像其它学科。

比如说数学,你高一上学期学的是集合、不等式、函数等

那么,期中、期末考试考的也是集合、不等式、函数等

你化学学的是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盐…

他考的还是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盐…

他一般不考其他的,因为还没学。

但语文不同。

语文是这样子的:

它学的是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但他考的可能是杜甫、苏轼的其他诗词

所以

在高一的时候,

针对任意一篇文章,我都可以出高考涉及到的所有题型。

而且还不超纲。

比如老师在讲曹操的《短歌行》的时候,

他讲了手法、情感和内容,

那么在出考题的时候,这些他都可以出。


然后呢,就是它有一些文体的明显变化。

在初中的时候,它考散文,

大多是一些写人叙事的

一般都是诸如感恩呀、母爱呀,师生情此类的。

它可能会通过一篇乡土文学

向学生展现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自然风光或者人民的爱国情怀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乡土文化和社会变迁,从而提升文学素养。

但实质上,它的深度广度是不一样的。

看起来似乎还是那个模块。

其实质,已经沧海桑田了。


语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学考分离


不是有人说吗?

语文就是玄学


有一类孩子,语文基础还可以。

学不学都能拿到100多分。

那么问题来了:

学我也是100多,不学也是100多,

到底学什么了呢?

比如教材里的课文,学了半天,老师不考。

再就是各种各样的题做了,却仿佛没有重点,有可能还要掉分。


绝大多数孩子,他做题只是“感性地”在做,却没有去沉淀下来,

没有去总结这个题型及其做题方法。

所以

下次考试的时候

他依然还是跟着感觉走,自然也没有提升。


所以到底要学什么呢?

就是要去总结题型,

去把每种题型的答题技巧、逻辑和模板搞整齐了

再去进行练题。

这个时候可能你练3篇

比盲目地练10篇、20篇都要有效。


有些老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会展示一个思维导图。

比如说现代文阅读模块

他把小说的题型、散文的题型归类在一个页面里边。

那么,你要把这些记下来,如果老师没做这个动作,你就自己去归纳、整理。

然后计划好,这些题型分别要在什么时段内解决掉。


一定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

你要清楚地知道:

要学的是什么?

已经学了什么?

正在学什么?

哪些是不会的,需要查漏补缺的,以及未来必须要学的。


这些,你都揣明白了。

你的学习就有了效果,成绩就能提升了。


在线咨询老师 在线报名 加入学员交流QQ群

电话联系老师,帮您定制学历提升计划:1327155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