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6月18日 星期一
销售热线:13271551283  |  在线报名

远程教育

福建师范大学2021年8月课程考试《数据结构概论》作业考核试题【带参考答案部分】

招生简章
报考指南
通知公告
统考专区
历年题库
毕业证书

福建师范大学2021年8月课程考试《政治经济学》作业考核试题(部分答案参考)

时间:2021-07-28 15:50:59浏览:750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A卷  

 

姓名:             专业:行政管理

学号:        

学习中心:

 

$   成绩:

答案务必写在第3页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在生产关系体系中,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    )

A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B产品分配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人们在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它作用的后果是**不可改变的

C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D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

3、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B某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某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与赊购商品有关的货币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

A不同商品生产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

B同一商品生产中分别进行的两个劳动过程

C商品生产中同一劳动的两重属性

D劳动过程中两种不同职能的分工

7、在商品价值中(    )

A. 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B. 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C. 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

D. 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D 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9、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

A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 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10、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    )

A 可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  

B 流动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

C不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

D 固定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

11、资本积聚是(    )

A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B小资本联合成大资本

C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增大资本总额

D 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12、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是指(    )

A 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

B 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

C 无产阶级的收入**量的下降

D 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恶化

13、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

A实行边生产、边销售、边采购  

B投入的资本能不断增殖

C使资本在空间上按比例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D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顺利的通过

14、资本的周转速度(    )

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D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1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核心是(    )

A恢复原有规模的再生产  B扩大原有规律的再生产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D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16、固定资本更新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基础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因素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条件

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A土地肥沃的差别    B土地位置的差别

C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D土地私有权的存在

18、平均利润率形成后,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着(    )

A价值上下波动   B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C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D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

A私人垄断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  

B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C工业垄断与银行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D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20、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    )

A股份公司实现的   B参与制实现的

C控制国家政权实现的  D竞争实现的

21.在资本循环过程中,生产资本的职能是(    )

A为榨取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B生产剩余价值

C实现剩余价值    D分割剩余价值

22.资本的周转速度(    )

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D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2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

A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2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D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

25.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  )

A总资本的大小       B不变资本的大小

C可变资本的大小    D生产规模的大小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3分,共27分

1、货币是(    )

A人们协商的产物     B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

C经常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E商品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

2、劳动不是商品,因为(    )

A劳动发生在购买之后,而不是发生在购买之前

B承认劳动是商品,无异于否定资本主义剥削

C它本身没有价值  

D如果劳动是商品它的价值就是无法确定

E它不能拿到市场上去交换

3、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是(    )

A生产原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下降

B木质建筑结构磨损   C钢铁设备锈蚀  

D刀具使用磨损

E新机器取代旧机器,原机器设备贬值

4、借贷资本的利息(    )

A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B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C是企业全部利润    

D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使用权而支付的一部分m

E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其他资本家集团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的特点表现为(    )

A资本输出的规模有了巨大增长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渗透大大加强

C资本输出的流向侧重于制造业和第三产业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资本渗透大大加强

E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比重迅速增大

6.决定商品流通所必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  )

A货币供应量      B待流通的商品量   C价格水平    

D货币流通速度    E纸币的发行量

7.价值是(  )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C交换价值的基础

D使用价值的前提    E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

8.相对过剩人口是(  )

A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B人口增长的必然规律

C资本主义的产业后备军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E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的同时,劳动力的供给**增加

9.**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  )

A二者都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B**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C相对剩余价值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剩余价值不以技术进步为条件

D**剩余价值生产要求延长工作日,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部要求延长工作日

E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现代资本主义提高剥削程度的主要方式

三、简答题(共18分)

 

1、如何理解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6分)

2、简述马克思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大理论前提。(6分)

3、简述资本积累的必然性,以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6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试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2、   试述职能资本家是如何瓜分剩余价值的?

 

 

 

 

政治经济学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A

D

C

C

C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C

C


C


D

B

21

22

23

24

25



C

C

B

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

2

3

4

5

CDE


AE

ABDE

ACDE

6

7

8

9


BCD

BCE

CDE



 

 

三、简答题(共18分)

1、如何理解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6分)

答:商品的价值是凝结于商品中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他是实际存在的,又是抽象的,商品在交换关系中,由不同商品的交换比例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因此,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人们按照价值来交换产品,实际上就是交换劳动。所以,价值的实质体现了人们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又因为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商品交换关系本身的产物,体现着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社会属性这是源自这个社会关系,所以说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简述马克思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大理论前提。(6分)

答:①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是由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构成的,与此相对应,社会生产便分为两大部类:一类是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称作第一部类,用符号“Ⅰ”表示;一类是制造生活资料的部类,称作第二部类,用符号“Ⅱ”表示。  

②从价值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可划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组成部分。其中,c是旧价值的转移,代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预付不变资本;v和m是雇佣工人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新价值,v用来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可变资本,m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和资本积累。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和m三部分构成,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上述两大基本理论前提用公式来表述就是:I(c+v+m)和Ⅱ(c+v+m)。这两个基本原理,为考察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简述资本积累的必然性,以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6分)

答:

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必然性。首先,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是无止境的,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其次,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外在强制力量,也迫使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可见,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一切能够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的进程。这些因素包括: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答:货币是流通的最后产物,同时也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是,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货币才转化为资本.

资本流通的总公式为,G-W-G'.G'=G+△G.说明了,资本在流通的过程中不仅保存了自己的价值,而且实现了增殖, 产生了剩余价值这就与价值规律相矛盾

首先,剩余价值的出现不可能在流通领域,因为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不可能出现价值增殖,如果不按照等价原则, 同样也不可能出现价值增殖,因为一方所失,正为另一方所得,流通中的价值总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其次,剩余价值的生产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因为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必须在流通领域中购买生产要素,同时生产的商品又要在流通领域中出售,离开了流通领域,货币就不会增殖,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因而也不会转化为资本.

综上分析,货币增殖不可能出现在,G-W这一阶段上,这里的货币只是作为购买手段,只是代表一个既定的,不变的量,也不可能出现在,W-G'上,这里是商品由自然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价值量也没改变

那么只有一种情况,资本家在流通领域中所购买的商品,W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物殊属性,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解决了资本流通总公式的矛盾,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试述职能资本家是如何瓜分剩余价值的?

 

答:工人是靠为资本家劳动,并能创造出剩余价值才能生活的。工人与雇佣农民不同的地方是,工人的劳动成果是商品

工人的劳动力也是商品,它们直接受商品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的支配工人面临着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个人的劳动技术和劳动能力是取得竞争胜利的主要因素。工人也是资本运动的一种要素,工人为了生存,只能服从资本家的指挥,资本家叫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得干什么,他们被异化为资本运动和资本增殖的工具了。  

从保持社会生产连续性上和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性上说,剩余价值(剩余产品)是不能平均分摊给社会上所有的人员的。因为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都需要大量的集中的资本如果资金都分散到各个人手里了,就不会有大块资金存在了,社会生产就不能进行了。

而用于社会再生产的剩余价值由谁来集中呢?集中以后又由谁来运用呢?在资本工业经济的生产关系下,必然由资本家来集中,由资本家来运用。

资本家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拿走,不单有资本报酬(实际上,资本自身是不能创造价值的,所以,资本报酬是一种误解的说法。但从资本家的立场上,是这样说的)的理由,也有生产组织者劳动报酬的理由,作为社会生产的组织者,他付出了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理应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但这种报酬额不应当超过社会劳动者平均得到的数额。如果超过了这一数额,他就是侵占了别人应得的数额了,别人就必然少得了。

事实上资本家所得的数额远大于社会劳动者的平均数,但这个数额又与应当用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社会积累混合在一起,由资本家一块拿走的,并且二者的界线在实际使用中也很难划分,所以,资本家就不承认对工人的剥削了。

 

 


在线咨询老师 在线报名 加入学员交流QQ群

电话联系老师,帮您定制学历提升计划:1327155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