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021年8月课程考试《社会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带参考答案】
时间:2021-07-29 16:13:47浏览:867次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核试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45分)
1、自变量;自变量一词来自数学。在数学中,y=f(x)。在这一方程中自变量是x,因变量是y。将这个方程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中,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因此自变量被看作是因变量的原因。
2、随机分配;指定数量分配算法。
3、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4、首因效应;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5、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
6、归因;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根据各种研究提出的有关归因的不同概念与观点,统称归因理论。
7、图式;图式实质上是一种心理结构,是能帮助人们知觉、组织、获得和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
8、偏见;是指人们以不充分或错误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对某人、某团体或某事物的一种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
9、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如用自我报告法或内省法),但这一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
10、态度;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11、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指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台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
12、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13、睡眠者效应;即由于时间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对内容的模糊记忆。在态度心理学中,人们把说话者因威信因素产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相反效应的现象,称之为睡眠者效应。
14、移情;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
15、去个体化 :去个性化是指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导致个人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情。
二、简答题 (每题5分,共30分)
1、简要说明助人行为、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并说明三者的关系。
答: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助人行为特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则指不期待任何奖励或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比较多的领域。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自愿她帮助他人的行为。一个行为是不是利他行为,决定于作出这个行为的人的企图。亲社会行为是一个对助人行为较广泛的定义。任何帮助别人的行为,或目的是帮助别人的行为,不管给予帮助的人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亲社会行为。许多亲社会行为都不是严格定义的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包括最无私心的利他行为,也包括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作出的助人行为。
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对三种行为并没有给以明确的区分,在定义上也存在着分歧,更多的是将三种行为等同起来看待,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对这三种行为定义的模糊,分不清他们的实质及行为表现,甚至出现误解,影响到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因此,有必要对三种行为进行严格的区分,澄清三种行为的实质,划清三种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之所以对三种行为在定义界定上存在分歧,或是将三种行为等同看待,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对三种行为背后的动机看法不同所导致,因此我们从行为背后的动机入手来对三种行为进行梳理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2、什么是态度的学习理论?
答:态度的学习理论包括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强化理论,也包括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态度主要是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而产生的。联想、强化和模仿正是学习的3个主要机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重视联想或联系,强化理论重视强化,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模仿。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态度对象(条件刺激物)与引起积极或消极情绪的事物(无条件刺激物)之间的重复的、系统的联系,可以产生对该对象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例如纳粹分子这个词通常与恐怖罪行有联系,人们痛恨纳粹分子是因为把他们同恐怖罪行联系起来了。
3、简述认知失调理论,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认知失调理论由L.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认为当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失调指心理上的不舒适,它使人致力于缓解这种失调。为了缓解失调,必须用协调的因素代替失调的因素。认知因素的这种重新安排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它可能造成行为变化,也可能只限于认知水平上。例如,吸烟有害于健康这种认知,应当伴随着不吸烟是适宜的行为,所以如果人吸烟,他将体验到失调,为了缓解失调,他应当戒烟。但失调理论并不认为人总是按理性行事,而认为人会用种种方法把自己合理化。例如人们会说,如果我们戒烟,体重会增加,而体重增加易发心脏病。实际上人们所做的是建立关于吸烟的协调认知,以淡化失调体验。
4、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答: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影响因素:(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或模仿;(3)言语劝说: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4)情绪唤醒:强烈的激动情绪会妨碍行为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5)情境条件:比较难适应和控制的情境导致较低的自我效能感水平。
5、简要说明有哪些方法可以培养人们产生更多的助人行为?
答:①、以苦为师,多吃苦,多实践,再加上理论的熏修,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②、换位思考也很总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多读善书,多学习英雄人物,树立正确的榜样.
6、简述独立性自我和依赖性自我模型,并举例说明。
答:有着独立性自我的人会以自己的情绪为中心,不容易被影响;依赖性自我的人会以别人为中心,容易受到影响。这是大前提。文化背景、所受的教育、环境、宗教等都是导致自我形成的因素。其实导致这两种自我最大的因素是文化,这是需要认识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或不改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美国人在日本办了一家厂,请来了很多日本妇女做一些电子产品包装的活,美国人以计件的方式发给工资,这样过去了两个月。一天,作为代表的一位日本妇女来到了美国人的办公室,她告诉美国人:尊敬的老板,我本不该来打扰你,但是我不得不告诉你,为什么我们的工资制度和别的公司不一样,不是应该年纪大的比年纪小的工资要高吗?19岁比18岁的要高,然后每过一次生日工资就会涨一些,按计件这样把某一个人孤立起来对我们是种侮辱。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自我状态,像日本人就是集体荣誉感太强了,从小受的教育就是我们是一个整体;而美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则是,你是****的。集体荣誉感的利在于人多力量大,弊则是导致了平庸。而中国人的集体荣誉感虽然不及日本人来得猛,但还是让人们有很强的依赖性。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大部分的父母的要负担自己孩子的衣食住行费、学费、兴趣爱好费、虚荣心理费....直到孩子大学毕业,24岁。接下来就是为孩子花安排工作费,如果生的是男孩也许还自愿负担孩子结婚费、买房费...多可怕的依赖性...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晚婚晚生育的原因,负担太多了,负担者依赖着社会常规、受负担者依赖着传统文化,有多少伦理上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这一点我还没有深究过,但我已经看到了很多理所当然却极不平衡的。
三、论述题(共25分)
1.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答:
1)把成功归于内在因素,会使个体感到自豪和满意;若把成功归于外在因素,会使个体感到意外和感激。若把失败归于内在因素,会使个体感到内疚和无助;若把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会使个体感到气愤和敌意。
2)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以后的工作积极性;把成功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会使以后的工作积极性可能降低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以后的工作积极性;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可能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3)后来又提出了可控制性维度。即事件的原因是否在个人的控制范围之内。
2、当看到好照片时,人们通常的反应是“真不错,你用的是什么相机”;当看到烂照片时,人们则往往会笑话拍摄者水平很臭。请详细论述,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象?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现象?
答:人们习惯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身,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把别人的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失败归因于其本身。从其外在表现看,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成败不能用同一的角度和标准进行分析评判;从其内在思维看,人们普遍存在着不愿肯定别人、乐于否定别人的劣根性。(1)要使用同一角度和标准评判事物;(2)要客观公正地评判事物;(3)要乐于肯定他人的优点和长处;(4)要客观对待别人的不足;(5)要摆正心态,去除嫉妒心理;
3、论述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请适当举例说明。
答: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指社会中个人与群体关系。个人主义指的是一种松散的社会结构,而集体主义则是一种紧密的社会结构。重视个人主义的文化倾向于强调个人权利与自由,非常松散地结成社会关系网,并极大关注自尊。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矛盾:人本主义强调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以提高人的自尊、自爱和自助能力为其首要目标。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浓厚的家庭观念及其反对突出个人的主导思想相冲突。